首页 /智能供热设备
中国集中供热历史和集中供热技术复杂性
2019年4月15日 08:52
中国是在建国以后才开始出现集中供热,形式和技术都是参照前苏联的模式,在当时我国的经济条件下,集中供热只是存在于少数城市,并未全面普及。

截至1983年底,三北地区102个城市中仅有17个城市建立集中供热设施,共铺设供热管道600余公里,市政供热面积3,000万平方米。

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,集中供热逐渐从大型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普及,这一时期是我国集中供热高速发展的时期。到2000年,我国市政集中供热面积已经有11.08亿平方米,20年间,增长了30倍,这数据看起来是不是很惊人?

然而,这仍然只占到整个北方城市10%的比例,也就是说还有90%的地区,没有集中供热。

到了新世纪,我国供热行业蓬勃发展,大型城市和二线城市基本实现80%以上的供热,截止2016年,市政供热面积已接近70亿平米。但是,在北方,仍然有很多偏远地区没有暖气,以自采暖为主。

说到这里,就要提到我国最早关于集中供热的一条法规,在1986年国务院20号文和建设部《城市集中供热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》,这部法规提出了集中供热的发展思路,其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但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序列并非平均发展,而要考虑城市的性质、地位、气象条件等条件,并与城市经济建设和能源建设相适应。”

什么意思呢?通俗点说就是暖气不是你想有,想有就能有,它跟城市的经济情况、能源状况、气候条件密切相关。就是说,即使在北方地区,仍然有一些城市因为其自身规模、能源限制,不具备集中供热的条件,事实上,这段话放到现在,依然具有指导意义。


中国幅员辽阔,地形复杂。由于地理纬度、地势等条件的不同,各地气候相差悬殊。因此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,各地建筑的节能设计都有对应不同的做法。

炎热地区的建筑需要遮阳、隔热和通风,以防室内过热;寒冷地区的建筑则要防寒和保温,让更多的阳光进入室内。

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的科学关系,中国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》对7个主气候区,20个子气候区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。根据建设设计的标准,北方的建筑主要是防冻、防寒,南方的建筑主要是防热、防潮。

这是因为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低于5℃一年是超过60天的,甚至超过180天,有供暖的强需求;而长江流域一般也就有不到45天的时间平均温度低于5℃,在建筑上如果特别注重保温,既不经济,又在夏天等炎热季节难受。因此,各一级区划,建筑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。



中国这样一个地势复杂、气候多样、建筑标准不同的国家,实行集中供暖,不管从技术还是管网铺设来说,其复杂程度可以想象。

首先,因为中国地理气候的复杂,地域的广博以及建筑要求的多样性,导致供热情况需要因地制宜,从整体到分散,需要的系统形式多样。

其次,虽然集中供热相对来说价格便宜,且舒适度高,但是,多年以来粗放式的供热形式,使得能源消耗巨大、且管网面积大,输送能耗高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
并且,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,南方采用分户式的采暖设备,如空调、壁挂炉、发热电缆、电热膜、小太阳等等,形式多样,此外,还有电采暖,例如这两年兴起的空气源热泵,还有电锅炉及发热电缆等形式都是对集中供热很好的补充。

全部回复(0)
首页 | 电脑版 |